首页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人才招聘

2015年永利官网招生简章

   yl9193永利成立于1995年,是学校唯一一所工科学院。学院2015年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本科生840余人,在校研究生240余人。
公司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两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课程与教学论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高可靠嵌入式系统、智能信息技术两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公司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2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63%,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85%。学院有北京市优秀骨干教师8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各1人,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学院四年荣获校级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电子学首席科学家金声震研究员以特聘教授身份来院工作,2008年我国载人航天功臣、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嵌入式计算机总设计师于伦正研究员以北京市讲座教授身份来院工作。
公司近五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课题、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项目、航天部卫星型号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90多项。近5年学院教师与员工共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00余篇,核心期刊300余篇,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33篇;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获得60多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012年“电子系统可靠性与数理交叉学科”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型基地。
公司《电路分析》课程入选2008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信息工程”教学团队入选2009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实现了全国百余所师范院校电气信息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零的突破;关永教授获得第六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1门课程《操作系统实践》入选“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拥有三门北京市精品课程,7部北京市级精品教材,9个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主持北京市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5项,获教育部等各类教学奖励36项。获得国家级老员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2个,近五年员工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70余项。
公司在专业基础课阶段开设实验班,由学院一年级各专业按照成绩和个人志愿两种方式确定实验班成员,实验班将加大教学深度和难度。员工入学后实行导师制,进入高年级后鼓励员工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选修课,此类课程在员工进入本院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可免修。优秀的毕业生将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学院将对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实验班优秀员工将有机会优先参与国家、北京市级等各类老员工科研创新活动,优先参加学科竞赛、员工科研立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优先参加国际与国内学术交流等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制本科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重新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后所确定的一个宽口径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的工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覆盖面宽,多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主干学科)交叉渗透,应用性强的特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工科专业之一,2000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至今已有十多年的专业建设经验。具有一流的团队和教学环境,专业课100%配备有先进设备的实验室。本专业依托于“高可靠嵌入式系统”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和“高可靠嵌入式系统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现有国内一流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与研究条件,与加拿大Concordia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Ridgetop公司、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等多个世界著名大学、企业建有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发展空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系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及其电子实现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工程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具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如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还有电子技术应用、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三个方向的选修课,如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可编程器件与HDL、电子测量原理、综合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SOPC综合设计与实践、仿真建模与MATLABDSP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等,大多数课程理论学习与实验动手相结合,也有单独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
专业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融合电子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等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的特点。本专业以培养员工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强调员工对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的学习,采用双师型三层培养模式,注重系统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以员工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为激励,培养员工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员工的科技意识与水平,为我国培养高新技术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可以继续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可以从事高科技IT、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院所、现代电子信息企业、公司等部门从事电子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培训,例如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具有计算机科学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有一定的课件制作经验;具有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能力;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具备一定的组网和网络管理、维护、应用能力;兼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学能力;具有研究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创新精神和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平台课外,还有(1)计算机基础知识类,如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2)实践能力培养类,有程序设计综合设计实践、数字系统综合设计实践、机器人控制、网络设计与管理应用实践、软件工程实践、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网络工程、操作系统实验等;(3)教育类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教法、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通用技术基础、教学设计等。
   专业特色:具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学能力,在课件制作、网络管理、教学设计、多媒体应用等方面受到专门的训练,就业能力强。
就业方向:既能够胜任中小学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学和校园网、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也能够胜任在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系统开发、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还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制本科 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员工具备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求实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软件测试、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工程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国家及北京市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既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如电路原理、图论、数理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还有网络工程、计算机接口技术、软件测试、软件质量管理、人工智能原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其仿真等专业方向课程,大多数课程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如程序设计综合设计实践、数字系统综合设计实践软件工程实践、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
专业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既重视理论教学又突出实践能力锻炼,培养员工扎实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及相关技术,掌握软件工程的管理方法、测试技术,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提高员工在科学研究、项目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应用技术等学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到高校、科研单位和中外企业的研究中心从事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到中外企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工程的研发工作,还可以在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及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系统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处理、技术管理、测试与维护和应用部署
  咨询电话:010-68909606、010-68903443